杨柳村
栏目: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:2025-08-08

教学点简介:

杨柳村-1.jpg 

  杨柳村地处秦淮河平原,整个村子为东西长,南北窄的狭长村落。杨柳村分中杨柳、前杨柳和后杨柳三个自然村,中杨柳建于明代早、中期,前杨柳始建于明万历七年 (1579年),后杨柳则为清代咸丰以后所建。古时有“青石墁地石门楼,走进杨柳不沾泥”的说法。杨柳村的老宅院,不少己被拆毁,现存比较完整的有17个 宅院。这里的建筑不像徽派建筑那么张扬,更内敛和书卷气。

杨柳村古建筑群

  杨柳村在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,有一片完好的明清民居建筑群,被南京人称为“小九十九间半”,又称“朱家大院”,它是一组始建于明代,又经过清代康熙、乾隆年间先后改建并遗存下来的古建筑群。这“小九十九间半”相传是明朝开国皇帝11代孙朱侯山及后人所建,当时朱侯山是名闻金陵的大富翁,在城里拥有当铺十八家,银行十八家,银钱、田地更是不计其数。朱侯山有三个儿子,这“朱家大院”开始就是朱侯山为儿子建造的,后来,朱家子孙繁衍人丁兴旺,房子就越盖越多,以至于整个杨柳村都成了“朱家大院”。

杨柳村-2.jpg

朱氏宗祠

  “朱家大院”现存比较完整的17个宅院,均为坐北朝南的多进穿堂式高墙深院,一般为3-5进,最多的“翼圣堂”是七进,十八道门槛,前后近百米。在中轴线上建门厅、轿厅及主要住房;在左右有客房、书房、次要住房和厨房杂屋,后部住房大多为二层建筑,楼宇之间宛转相通,对于外人宛如曲折回旋的迷宫。古宅内雕梁画栋,图案制作十分精美。每座门楼有题额,每座宅院有堂名。宅和院的规模以及格局,保存了江南水乡民居建筑的传统风格。 

杨柳村-3.jpg

杨柳村风貌

  前杨柳的古建筑之所以能在战乱中较完整的保存下来,还有一段传闻。据说当时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部驻扎在该村,村下有个小姐嫁与“王爷”(据朱氏后裔朱政恭说这位“王爷”就是李秀成)作了“王妃”。因为有太平军保护,所以,前杨柳村建筑保存了下来。 杨柳村古建筑群,古朴而典雅。建筑设计独具匠心,是江南地区典型的民宅建筑。它的存在对研究杨柳村的村史和探索朱氏家族的发迹史,提供了重要线索和实物依据,更为重要的是,对于研究明、清时代江南地区建筑史具有一定的价值。杨柳村古建筑群,已正式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有关部门正在加强保护和维修。

杨柳村-4.jpg

  这样的建筑反应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和精神向往,即便是放在现代社会,古人对美的追求恐怕也会令现在的人汗颜。走马观花式的游览恐怕是不适合杨柳村的,走在这里,就需要慢下来,静下来,仔细起来。